翻领外套、长袖上衣、宽管长裤和耳环 / Dolce & Gabbana。
一路走来,戴佩妮对音乐热忱依然如初,就像 17 岁那年燃起梦想之时。
从梦想的舞蹈事业里一头栽进音乐的浩瀚无垠,让创作热情在岁月里自由绽放。就那么简单纯粹,25 年里,她依然享受。
她从未停下脚步,用一首又一首深刻动人的创作,写下属于自己的音乐篇章,更用多元的身份,拓展出超越歌手的广阔边界。从创作、演唱、制作、编曲,到 MV 导演与乐团主唱,她几乎涉猎了音乐产业的每一个角落,也用作品一次次证明,音乐,对她而言从不是单一维度的表达,而是一种完整而自由的存在方式。
翻领外套、长袖上衣、宽管长裤和耳环 / Dolce & Gabbana。
乐当音乐创作人
戴佩妮可说是金曲奖历史上,获奖类别最多的女歌手。面对这些奖项与荣耀,戴佩妮坦言,每一座奖项都是鼓励,亦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但作为热爱音乐的创作人,她始终保持清醒的态度,深知奖项并不是她做音乐的出发点,因此,她也不会因为奖项而感到压力,“真正的成就感,其实还是来自于作品本身,来自有人愿意聆听、愿意被触动。我不是一个唱功型的歌手,但我知道如何用歌说故事。” 这份诚实、这份坚持,也让她在音乐世界里,从未迷失。无论是在音乐里扮演哪个角色,在众多的身份中,归根到底她只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 “音乐人”。因此,她依然坚持创作自己的音乐,依然不断尝试新形式、跨界新领域,唱出音乐生命力。
两段式长裙 / Dikson Mah。
体验新鲜事
说起音乐的新体会,我们聊到了她在张吉安执导的电影《地母》的音乐创作。
这首主题曲的创作,最初的合作概念,当然是来自电影本身。不过非常特别的是,在动笔前,戴佩妮其实并没有看过整部电影。“制片方只给了我一张海报和大概十几行文字,信息量非常有限,甚至不到一百字。”
尽管资料极少,但她一直相信,张吉安导演的作品必然有他想要传达的独特意图和文字结构,这是她身为音乐创作人在写这首歌时特别想回应的部分。
“起初,合作团队担心我无法适应,毕竟我过去很少演唱他人创作的词曲。但事实上,我对此持完全开放的态度。当导演提出由他来写词时,我甚至感到非常高兴,立刻答应下来。他写好歌词后,也给予我充分的信任与尊重,让我根据音乐感觉对歌词结构进行了调整,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具张力。其中有一段涉及暹罗语的歌词,他还特意找来一位懂暹罗语的女生念给我听。我当时有些犹豫,担心这段咒语会难以诠释。但当我反复聆听并尝试演绎时,渐渐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毕竟它的本质是 “超度”,带着仪式感和庄严。那天,我从下午一直唱到晚上,每一次演唱都感到自己肩负着某种使命感。”
“后来,他们又找到 1950 年代吉打马来族混合暹罗裔传统乐器录音。虽然音质不佳,但我坚持将其融入编曲,因为它所营造的氛围实在太贴切,为这首歌注入了真实的灵魂。”
针织上衣、长裙 / Max Mara。
灵光闪现的创作
戴佩妮在录音时,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小插曲。她笑着说:“我用了高丽菜参与收音!我的个性很爱玩,尽管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的电影,但创作过程中的‘偶然’,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她开始说起那一天的机遇。“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买水果超过一千多元台币,老板送了一个高丽菜。我就想说,不如带去给明天会从宜兰来的打击乐老师,他和女朋友可以煮着吃。结果录音当天我看到那颗高丽菜突然灵机一动,心想打击乐应该是万物皆可打吧?于是我和老师真的开始剥高丽菜叶,用高丽菜敲打锣。那发出的声音让我惊喜不已,特别像歌词中 ‘大鹏鸟的来意,召唤着众生’ 的意象,仿佛大鹏鸟展翅的声音。虽然这个画面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很多电影和动画片的音效都是用各种奇特的物件模拟出来的,而听众根本听不出那段音效是用高丽菜做出来的。”
她还在 IG 上分享了那天的 “灾难现场”,地上满是高丽菜叶。她笑着说,虽然画面很搞笑,但这段经历对她来说非常珍贵。它完全不在计划之内,却意外地成为整首歌氛围的重要一环。这让她更相信,有时候,巧合更胜必然。这颗高丽菜的出现,也许就是命中注定要成为这首歌的一部分。
音乐人的耳朵特别灵敏,剥着高丽菜的声音竟然也可让她灵光一闪,化成一种乐器灌录进创作里。我开始期待她的音乐成品了!
皮革大衣、高领上衣、皮革短裙和皮革长靴 / Ralph Lauren。
敞开心扉的态度
戴佩妮总是给人特别亲切的感觉,毫不扭捏的个性展现着潇洒姿态。原来潇洒只是外衣,率真才是骨子里的精神。 回头看,她娓娓道来的故事特别多,凝聚一点一滴成为今天的她。 戴佩妮的人生旅途中,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一个,是那年决定签约,选择走上创作歌手这条路。这个选择奠定了我只唱自己歌的信念。” 除了舞蹈造诣高之外,她的音乐天赋亦浑然天成。但戴佩妮坦言,自己并非科班出身,因此对音乐创作曾一度感到不自信。“我一直在边学边看,多听多学,努力精进自己。”
无疑,她的音乐旅程是精彩的,因为她总将热情灌注其中。成立乐团 “佛跳墙”,便是旅程中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乐团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它让她得以展现 “戴佩妮的另一面,完整地体现在乐团的音乐里。” 在旁人眼中,这是一种自我突破,但对她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实践与体验,完成了音乐梦想里的一个小心愿。
翻领外套、长袖上衣、宽管长裤和耳环 / Dolce & Gabbana。
换位思考的创作
在音乐创作的领域,戴佩妮非常享受为其他歌手写歌的过程。她认真地说:“过去,我只写自己的故事,如果对方有共鸣,就直接把作品交给他们。但现在,我更希望能从他们的视角出发,真正理解他们的经历与情感。毕竟,我无法凭空去体会一个人因性别、年纪或成长背景带来的独特感受,所以我只能透过倾听与交流,尽可能贴近他们的真实。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体验。”
她坦言,自己并非一个主动交朋友的人,但因为写歌,她结识了许多愿意对她坦露内心、不为人知一面的朋友。她说:“当他们把一些极度重要的情绪交给我时,我都感到特别珍贵。”
疫情来袭那几年,世界的时钟仿佛停滞不前,那段日子影响许多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戴佩妮。
“过去,我对翻唱别人的歌总是极度不自信,因此坚持只唱自己的原创作品。后来,在担任音乐综艺导师并结识了许多新创作者后,我逐渐放下了这份执念,决定给自己下了一封‘战帖’,挑战翻唱的可能性。”
“《双生火焰》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回馈。我重新唱起那些曾为别人创作的歌,就像是找回了自己。当我第一次听到 ‘双生火焰’ 这个词时,就觉得它完美地诠合了这张专辑的理念。它不仅代表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是一种阶段性的自我对照与成长过程。”
拼色针织连身裙 / Longchamp。
今年对她来说,是充满合作的一年,与许多音乐人碰撞出新的火花。然而,在创作个人作品方面,她的脚步却放慢了许多。这并非出于懈怠,而是源于一种心态上的转变。“以前的我会都规划好、想好,但现阶段的我,会更想要顺其自然。” 缓慢前行是为了感受身旁移动的风景,专注在真正想写、并且写得开心的作品上。她说,日记本上的记录越来越少,并不是因为懒得动笔,而是因为她不再愿意重复书写同样的故事。她说,写歌需要新的体验,而不是反复从旧伤口中取材。失恋一次的经历就足以写出动人的歌曲,不必一再重复。
音乐的底蕴源于生活的厚度,她乐于继续深入体验生活,为自己的创作不断注入新的氧气。
连身裙、耳环、项链、皮革长靴和皮革手提袋 / Louis Vuitton。
音乐里的情感缩影
戴佩妮的音乐生涯,每一张专辑都是她生活的缩影,也是她创作的真实写照。
从 17 岁提笔写下第一首歌至今,近 30 年的时间里,她始终将人生中的点滴经历、心境变化和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融入旋律。
“我很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情绪,也不爱多说什么,因为我庆幸自己有音乐可以倾诉。我始终把生命中经历的人事物、心境变化与看待世界的方式写进创作里。”对她而言,音乐不仅是表达的出口,更是她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创作人的心,往往如情感的海洋,细腻而丰沛。戴佩妮,是否也曾在这片情绪的汪洋中陷入内耗?
她给出了一个充满力量的答案:“一个不会内耗的人,必定经历过长期的内耗。我过去也曾是情绪的囚徒,只是这两年,我选择了彻底放下。以前的我总是放不下,觉得每段经历都意义非凡,什么都必须记录下来,写了就不愿丢弃。但我们的灵魂刻度那么小,如果一直背负着这些过往,只会越走越重,最终生病。”
采访戴佩妮,更像是一场智慧的碰撞。她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每一句话都像是信手拈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需抛出一个问题,她便能侃侃而谈,将我们带到天南海北。整个访谈在欢声笑语中进行,她的人,正如她的音乐,充满治愈人心的力量。
Read More:人物专访|18 载峥嵘 致敬马来西亚之光:戴佩妮
摄影 Edmund Lee @ Hexa Production Studio
造型与美术指导 Ervin Tan
造型助理 Aniq、Akmal、Li Fang
化妆 Weng Ching Chen
发型 Taki Chegne
文字 Ellie Yeo
协调 Tiffany Tan
编审 Sally Lau
场地 The Westin Kuala Lumpur
关注 @icon.malaysia ; ICON Magazine Malaysia
登入 Magzter 订阅ICON Malaysia电子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