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 9月 #ICONstar Adele Lew 刘芷妤 :用速度定义自己

Jane Law / 31 August . 2025

从观众席到起跑线,Adele Lew 刘芷妤始终坚信,唯有凭借坚定决心与踏实前行,才能在风驰电掣的赛道上,活出最纯粹的赛车手本色。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三位杰出的女性运动员身上。她们在马术、赛车、冰上竞技这些看似“小众”的领域中,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她们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梦想的追求,更是对马来西亚坚韧不拔精神和炽热激情的最佳诠释。

 

赛车手 Adele Lew 刘芷妤

 

在赛车场上,刘芷妤(Adele Lew)总能听到关于自己的低语:“那是某某某的女儿。” 许多人眼中,她的名字似乎总被笼罩在父辈的光环之下。然而,对 Adele 而言,赛车并非为了继承谁的荣耀,而是她忠于自我的选择——她用一圈又一圈的轮胎印记,努力在赛道上刻画出属于自己的名字。

她起步得晚,19岁才真正坐进第一台赛车,进入房车组(touring car)赛事(这是以市售车型为基础的封闭赛道竞速项目)。她缺乏经验,也缺乏资源,但从未开口要求家人为她的梦想买单,这让她中断了比赛生涯整整两年。她是少数的女性车手,经常被质疑“女生开得慢”;她在对女性车手仍存偏见的圈子中小心前行。但她也有幸运的部分——一位也是赛车手的父亲,一个陪她征战南北的伴侣,以及那份足够坚定的决心。

这条路从不平坦,她也从没指望它会轻松——只希望,走得踏实。

 

从观众席走向起跑线
虽然Adele从小就常常出现在赛车场边,父亲更是90年代活跃的赛车手,但她的童年并没有围绕着赛车展开。“我爸从来没想过要让我们去参赛。他觉得赛车太贵了,而且风险也高。” 对她来说,赛道只是熟悉的场景,却从未是她认真考虑过的未来。

直到疫情过后,父亲有天突然提议:“要不要去试试看?”于是他们开始接触娱乐性质的卡丁车。原本只是轻松的家庭活动,却意外点燃了她对赛车的兴趣。“之后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去玩,越玩越上瘾。” 在这样的频率与热情累积下,Adele决定更进一步。19岁那年,她报名参加 Toyota Gazoo Racing 的青年车手培养计划,正式走进了这项运动的大门。

然而,一踏进这个领域,她就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参赛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我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其他选手几乎都有卡丁车或模拟器的训练经验。” 整个计划时间紧凑,仅仅三天培训后,她就得投入为期一季、共五站的积分制锦标赛,与五位经验更丰富的男车手同场竞技。“我整个赛季都在挣扎,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去适应。” 即便如此,她仍坚持完成每一站赛事,一圈圈在落后中追赶,努力缩短与其他车手之间的差距。

 

夹克、短裤、颈链、耳环、高跟鞋、手提包/ Gucci。

 

拿什么来追梦?
青年培养计划结束后,最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钱从哪里来?“比赛结束后,很多车手都卡在原地。没有赞助、没有车队,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Adele 坦言,那两年她几乎完全停赛,“只参加了几场我们勉强负担得起的比赛。”

赛车是一项资源门槛极高的运动——比天分、比努力,更要看谁的背后有足够的支撑。Adele 并不否认这一点:“资金真的很重要。没有赞助,就没有比赛;没有比赛,就拿不到成绩;没有成绩,自然也没人愿意赞助你。” 这样的循环,让许多人还没真正起步,就已经被挡在了赛道之外。

尽管只能参加少数零星赛事,Adele 却从未停下脚步。她明白,机会或许来得很慢,但只要自己松懈,就等于提前认输。“即使没有比赛,我还是持续训练。”那两年里,她依然每周健身、透过模拟器练习,不断温习各地赛道地图,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再次站上起跑线。“我们不像电影里的F1选手,有整个专业团队资源。”她说,只能靠身边信任的伙伴,在有限的条件下一步步摸索往前走。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尽力把握能争取的每一个机会。终于在2024年,她等来了久违的回归——在获得赞助支持后重返赛道,征战马来西亚的 Vios Challenge 与泰国的 Thailand Super Series 赛事。

 

光环下的阴影
Adele很清楚,外界对她的关注,不总是聚焦在成绩上,而往往围绕着“她是谁的女儿”。许多人早早贴上“靠爸”的标签,觉得她的一切都是父亲铺好的路。这层身份曾让她背负不少压力,但父亲从未要求她复制他的轨迹,只是默默支持着她。“他理解我面对的压力,所以我们各自专注自己的角色,也尽量不再提这件事。”

这些年来,她也慢慢放下了“证明自己”的执念:“我现在不太在意了,成绩会说话。我不需要向任何前辈,或者谁,证明什么。” 尽管标签难以摆脱,目光复杂,她却从未动摇。这条路并非为了回应质疑,也非为了复制他人的步伐。她说:“爸爸一直在支持我,也会以教练的身份提供技术上的建议。”这份宝贵的经验与陪伴,她从不否认,也始终珍惜。然而,她更在意的是走出自己的节奏与判断。在赛场上,她希望被看见的是一个纯粹的赛车手本身,而不是任何人的延续。

 

 

一路有人同行
她能重返赛道,靠的不仅仅是坚持,更有两位重要支持者作为她最坚实的后盾。她的父亲,作为她最初的教练和始终信任的技术指导,在她成长的关键阶段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即便后来有了更多专业教练,她仍会在重要时刻向父亲寻求数据分析和建议,她说:“虽然他现在不常陪我去比赛,但他一直是我最信任的教练。”

另一位是她的男友Rahul,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赛车手。从体能训练、饮食规划到数据分析和赛场战术,他几乎场场到位。“他会逼我进步,也会在我状态不稳的时候,帮我把节奏慢慢理出来。”她说,今年自己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陪伴,不只是赛车上的教练,更像是一支专属的技术团队。

 

不为标签转弯
2025赛季,Adele 已从 Rookie 组别晋升至更具挑战性的 Sporting Class,并首次完整参加 Thailand Super Series 的 Super Eco 组别。她正在一步步离开起跑线上的“新手”身份,走进更严苛、更真实的赛场层级。

她身上背负着女性车手少有的标签,以及身为赛车手父亲的光环,这让她面临着更高、更复杂的标准。赛道上的挑战不仅来自弯道和时间,更源于外界无形的质疑。然而,她始终选择专注当下,用一圈又一圈的比赛成绩来回应一切。

今年,她继续征战 Toyota GAZOO Racing 的 Vios Challenge 与 Thailand Super Series。尽管肩负重压,她从未偏离自己的方向。她不急于摆脱任何人的光环,也不回避作为女性车手的身份。她只希望,有一天在这个赛场上,决定胜负的将不再是性别或背景,而是她的判断力、意志力和她跑出的每一个圈速。

 

 

Read More: 九月专题 | 超越赛场

 

摄影 Edmund Lee @ Hexa Production Studio
摄影助理 Zane Chang
化妆 Kristy Chan
发型 VV Chan
创意指导 Amos Yip
造型和文字 Jane Law
地点 Headers Studio & Venturi Motors

关注 @icon.malaysia  ; ICON Magazine Malaysia
登入 Magzter 订阅ICON Malaysia电子版杂志

Jane Law

她一度以为,在无知中写作是件可悲的事。后来读到马尼尼为的话:“持续写。持续看。看不完的。写不完的。能生活在这样的状态里,就是一种幸福。” 于是,她继续聆听世界的故事,带着目光流浪到更远的地方。

订阅《风华》电子周报

追读精彩的名人专访,掌握最新时尚趋势,观赏名表与珠宝收藏,走在潮流前端!
Subscribe to ICON newsletter to be updated with exclusive interviews with high profile personalities,latest luxury fashion trends, watch and jewellery collections and more.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