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 Jun Ong 王俊豪:追光之路
Tiffany Tan / 6 February . 2025
王俊豪喜欢光的多样性,光本身千变万化,还能与声音、动作等传感器配合,增添感官体验的丰富性,正是他对光深深着迷的原因。
Tiffany Tan / 6 February . 2025
王俊豪喜欢光的多样性,光本身千变万化,还能与声音、动作等传感器配合,增添感官体验的丰富性,正是他对光深深着迷的原因。
灯光艺术背后的挑战
王俊豪的作品通常规模较大,对他而言最大挑战是如何尊重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他特别关注作品与空间的融合,考虑作品的位置、灯光亮度等因素,以确保不干扰周围居民的生活和舒适感。尤其在公共艺术领域,他力求为日常生活增添价值,与画廊和博物馆中的艺术不同,户外装置面临更多复杂的因素,包括天气、亮度、安全性,甚至破坏风险。环境因素也对创作产生影响,例如住宅区的邻近或露天展示的适应性。
他以新加坡的 “Astra” 项目为例,作品安装在63层高楼屋顶,面临雷击、高风和海风的挑战。作品高度还需要考虑飞行安全,因此他们也向军方提交详细提案,确保不干扰飞行员操作。为应对雷击问题,安装时使用了专门设计的避雷装置。高空作业中的运输也需特别设计,材料必须适配小型电梯运输。对他来说,每个项目都因地制宜,带来不同的挑战,而这正是创作的魅力所在。
他的作品始终与环境和场景密切相连,而他也一直渴望在洞穴中展现自己的装置艺术。他说:“洞穴是一个极为酷炫的场景,纯粹的黑暗和自然的气息能激发出我的创作灵感。我希望创造出一种既尊重自然又与之融合的作品。在洞穴这样充满自然黑暗的空间中,艺术将拥有独特的生命力。” 他认为洞穴的空间提供了绝佳的高度和规模,可以让他创作极具震撼力的作品。
西装套装/Kit Woo
承载童年回忆
去年 9 月在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举办的 “Krystal Valley” 展览,王俊豪融入了许多他的童年回忆。他表示:“作品中甚至包含了我小时候的照片,它不仅是灯光艺术,更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水晶物体。我希望灯光不仅是白色或黄色,而是富有故事和情感的光。选择紫水晶是因为它具有承载意义的特性。我的灯光装置不一定呈现水晶形态,而是通过不同色彩的光表达情感,比如蓝色代表平静,强烈的重量感带来情绪。这些简单的光影效果能传达情感,无需过多解释。”
在 “Krystal Valley” 展出期间,他与钢琴家 Hii Mei Lin 合作,通过彩色灯光和音乐讲述一个故事。他说:“我喜欢作品自然地表达意义,而不仅是白光,像 “Krystal Valley” 那样,融合不同颜色和材料。我希望捕捉童年丰富的层次,而非黑白分明。我们现在仍是 ‘孩子’,只是变成了大孩子,依旧怀抱童真,创造新的乐趣。”
王俊豪希望在马来西亚为装置艺术的发展开辟道路。目前,他专注于更具目的性的项目,致力于为年轻艺术家打开大门。他带领一支小团队,并期望他们能传承和延续这门艺术形式。未来,装置艺术不必局限于灯光,其媒介可以是任何形式。他相信或许在 20 年后,这些团队成员能沿着这条道路,开创属于他们的艺术事业。
我希望创造出一种既尊重自然又与之融合的作品。在洞穴这样充满自然黑暗的空间中,艺术将拥有独特的生命力。
Read More: 人物专访|许芳宜:舞出生命
摄影 Edmund Lee@ Hexa Production Studio
造型 Jane Law
妆发 Nicole
文字 Tiffany Tan
协调与编审 Sally Lau
关注 @icon.malaysia ; ICON Magazine Malaysia
登入 Magzter 订阅ICON Malaysia电子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