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摄影师梁铭佳凭《地母》首次斩获金马奖最佳摄影。他在致辞中感谢导演张吉安带他深入马来西亚吉打乡村拍摄,以及监制与剧组的支持,并表示:“希望很简单,只是可以在世界各地持续拍电影,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家——香港。” 梁铭佳此前曾凭《浊水漂流》和《白日青春》入围金马奖。他在《地母》中通过光影与构图,将马来西亚田野的风景、人物内心与乡土氛围融合,赋予影片独特的视觉张力,也让马来西亚故事在金马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
第62届金马奖落幕,《地母》和《人生海海》两部马来西亚作品在关键奖项中脱颖而出,而戴佩妮凭《布秧》斩获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彰显马来西亚创作者在华语电影舞台上的多元贡献。这一届金马奖,也让“东南亚叙事”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趋势,同时展示了马来西亚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赢得肯定的实力。
《地母》(Mother Bhumi)以马来西亚农村为背景,在质朴的土地、神话与信仰之间,讲述女性的坚韧与生命力。范冰冰在片中饰演农妇“凤英”,从压抑、沉默,到情绪崩解的层层递进,演技细腻而有爆发力,被评审形容为“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她身在外地拍摄无法亲临颁奖典礼,但通过电话连线哽咽致谢,再次成为典礼的动人瞬间。
导演张吉安回忆道,范冰冰为了争取这个角色,远赴马来西亚乡间,走进田间踩泥跌倒,只为完成那句“我想重新来过”的承诺。对张吉安而言,能用一部大马作品陪伴演员重新出发,是他作为导演的重要时刻;而对范冰冰来说,《地母》不仅是一次表演突破,也象征着她影坛生涯的新篇章。
《地母》在最佳导演竞争中仅以一票之差落败,尽管与奖座擦肩而过,其声音仍被关注。电影从文化语境、宗教信仰到马来西亚乡土风景,都让国际影坛再次注意到大马电影的深度与视角。电影除了拿下最佳女主角,还收获最佳摄影与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其中戴佩妮演唱的《布秧》更为大马音乐人写下新纪录——成为首位同时拿下金曲奖与金马奖的大马歌手。
–
另一部备受关注的马来西亚作品是廖克发执导的《人生海海》。电影以大马华人家庭的离散、宗教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为主轴,并以黑色幽默解构沉重议题,使故事既贴近土地,又易于理解。相比影后的激烈角逐,最佳女配角几乎没有悬念。陈雪甄凭片中“大马女子水云”的角色,获得评审15票全数通过的罕见满票胜出。
为了角色,她苦练马来西亚口音,揣摩肢体细节与情绪变化,使人物形象真实而厚重。领奖时,她激动地向导演廖克发喊道:“走了17年,我终于站上来了。”她感谢导演的信任与引导,也感激团队的才华与付出,让这部电影得以完成,她的表演因此被看见。
同时,她把奖献给所有默默付出的配角演员:“或许我们没有获得太多注目,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感谢我们没有放弃。”她表示,正是这些配角在幕后支撑了影片的细节,让作品得以完整呈现。
–
在音乐环节,戴佩妮凭《地母》主题曲《布秧》获得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为大马电影人添上亮点。该曲由戴佩妮作曲、导演张吉安填词,以民谣质地和近乎祷告般的旋律,将电影中土地与祖灵的情感浓缩呈现,成功传达电影的情感灵魂。戴佩妮因此成为史上第一位同时拿下金曲奖与金马奖的马来西亚歌手,创造纪录的同时,也让大马音乐语言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响亮声音。
–
梁铭佳镜头下的马来西亚田野
–
香港摄影师梁铭佳凭《地母》首次斩获金马奖最佳摄影。他在致辞中感谢导演张吉安带他深入马来西亚吉打乡村拍摄,以及监制与剧组的支持,并表示:“希望很简单,只是可以在世界各地持续拍电影,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家——香港。” 梁铭佳此前曾凭《浊水漂流》和《白日青春》入围金马奖。他在《地母》中通过光影与构图,将马来西亚田野的风景、人物内心与乡土氛围融合,赋予影片独特的视觉张力,也让马来西亚故事在金马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
–
–
今年的金马奖展现出一个趋势:马来西亚叙事正在逐渐走向华语电影的中心。从演员、导演到音乐人,大马团队以丰富的文化经验为核心,把华语电影带向更多语言、多元文化与地方性的叙事空间。中国影视产业的缺席,也让东南亚电影人获得更多曝光机会,而大马作品的集体绽放,使这股力量不仅是短期亮相,而是一种结构性的崛起。今年的金马奖,不只是奖项的累积,更是文化新视野的开启,显示马来西亚已成为华语电影不可忽视的新突破口。
Read More: 戴佩妮张吉安凭《地母》主题曲《布秧》夺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文字 Jane Law
关注 @icon.malaysia ; ICON Magazine Malaysia
登入 Magzter 订阅ICON Malaysia电子版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