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湘庭 January So:当诗意遇见优雅|人物专访

Tiffany Tan / 28 October . 2025

苏湘庭谈诗意,谈优雅,却从不矫饰,那是一种源自生命本身的深厚与温柔。

当她们身着华服,佩戴璀璨珠宝,汇聚于镜头前,一场关于“永恒优雅”在当代语境下全新定义的深度对话也随之展开。时间带不走的,是何种优雅?优雅展现为一种“选择”,选择如何装点自己,如何举止言行,如何对待他人。珠宝固然璀璨,但真正让它闪耀的,是佩戴者自身的存在感。优雅因此得以永恒。

 

苏湘庭 January So|演员、作者

礼服 / KHOON HOOI ;Coco项链、Coco Crush耳环、Coco Crush手环、Coco手链和Coco Crush戒指 / Chanel。

 

在文学世界里,苏湘庭(January So)的文字经常带着一种缓慢而深远的气息。她的文字不以华丽取胜,却在寥寥数语之间,渗透出一种安静而绵长的诗意。有人说,她的作品像一面澄澈的湖水,看似平静无波,却能倒映出人生的复杂与深刻。在与她的对谈中,我们更能感受到,这份诗意并不是虚构的修辞,而是一种深植于她生命里的优雅姿态。

 

永恒优雅的定义
提及永恒优雅,苏湘庭分享:“对我而言,它不是外在的装饰,而是一种与时间和解的姿态。”年轻时的她,曾以为优雅是举手投足间的风度,是在社交场域中闪耀的光彩。但岁月渐渐沉淀,让她明白,真正的优雅并不在于外貌与年纪,而在于能否在无常中依然保持安静与从容。

“优雅不是没有伤痕,而是带着伤痕还能微笑;不是没有遗憾,而是学会在遗憾里继续走下去。”这种温柔的坚韧,正是她如今理解的“永恒”。在她眼中,优雅并非外力赋予,而是一种内在秩序,它超越年龄,也超越外貌。当你能够接受衰老、接受不完美,甚至接受时间的流逝,那份笃定和温柔,就是最永恒的优雅。

 

把诗意安放进日常
苏湘庭的创作经常带有诗意的气质。她说,这种诗意并不是悬挂在文字里的修辞,而是一种被延伸到日常的感受力。生活原本就琐碎,却在孤独与静默中,渐渐显露出它的深厚与美。“诗意可能是一杯茶的余温,是黄昏光影落在墙上的痕迹,或是母亲沉默缝衣的姿态。这些极小的瞬间,只要愿意停下来凝视,就能成为与世界重新相遇的契机。”

“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从丰盈到空寂,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她说站在人生与死亡之间,不再急着评判,也不再妄图掌控,只是安静地做一个观察者,便会发现生命的辽阔,而诗意,正是在这样的觉察里自然发生。

至于优雅,她认为,那是当诗意被安放进日常时的姿态。它不是粉饰,而是一种谧静与自持。诗意与优雅,犹如一体两面:前者是心灵的自由,后者是这种自由在举止与气息中的显现。当一个人能够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当下,诗意便会在心底流淌,而优雅,也会像影子一样悄然随行。

 

 

礼服 / KHOON HOOI ;Coco项链、Coco Crush耳环、Coco Crush手环、Coco手链和Coco Crush戒指 / Chanel。

 

一枚戒指的记忆
在苏湘庭眼中,珠宝有着独特的意义。它不像衣服会旧,也不像花会谢,而是可以陪伴一个人一生,甚至传递到下一代。它更像是时间的凝固,承载的不只是身份或情感,而是一段段与岁月的对话。珠宝既是一种艺术,也是生命中最安静的陪伴。与绘画或雕塑不同,它只有在佩戴时才完整,不是孤立的,而是人与物结合的艺术。“它有时安静地见证我们的悲喜,有时又在举手投足间给予我们一份自信与光芒。”

谈起最特别的珠宝,她提到母亲那枚已然黯淡的金戒指。岁月将它磨去了光泽,却陪伴母亲走过最艰难的时光。后来,母亲不再佩戴它,或许因为生活的拮据,或许因为父亲的离开。“那枚戒指,我从未追问,但沉默本身就是答案。”在她心里,那枚戒指早已超越饰物的意义,成为一位女性在困境中依然守护家人的无声见证。“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优雅,不在于拥有多少华丽,而在于舍弃之后,依然能保有一份安静的美。”

也因此,当她聊起“传承”时,从不把它理解为单纯的物件流转,而是生命经验的延续。她希望未来留给下一代的,并非最昂贵的珠宝,而是那些陪伴自己走过许多时光的旧物。“比如一枚戒指,或者一款腕表。它提醒孩子,生命中曾经有过这些故事,包括喜悦、悲伤、选择与坚持。”对她而言,传承不是让孩子去“拥有”,而是让他们“记得”。记得前人曾如何去爱、去承受,记得他们在时间里留下的印记。珠宝只是媒介,而真正要延续的,是人的心。

 

诗意与优雅的对话
诗意与优雅之间的关系,一直让苏湘庭着迷。诗意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力,它自由而轻盈,像风一样无处不在;而优雅则是这种感受被外化后的姿态。它们之间的关联,就像水与水面的倒影:有了流动,才会有光泽;有了感受,才会生出从容。诗意有时天真而浪漫,甚至短暂,但优雅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克制。一个只有诗意而无节制的人,会显得轻浮;而一个只有优雅却缺乏诗意的人,又会显得僵硬。唯有两者交织,才能构成完整的人生美感。

这种感悟,也来自她的旅途启发。“我记得第一次去京都,清晨的寺庙安静到几乎能听见落叶的声音。那一刻让我明白,美并不是宏大和热闹,而是一种极致的静谧。几年前在卢浮宫,适逢Leonardo da Vinci五百周年纪念展,大厅里浓烈与安静交织的氛围让我至今难忘。在《圣母子与圣安妮》中,三代女性的温柔汇聚在一幅画里,让我意识到,优雅并非孤立的个人,而是世代之间温柔的传递。而那些未完成的素描与手稿,更提醒我,美与优雅不一定完整,它也可以存在于片段与残缺之中。”

真正启发她对“诗意的优雅”的,并非某一位人物,而是许多女性的形象在生命中留下的印记。古典画作里的圣母、中国山水间的女子,都带着安静与从容。而在现实中,她也经常想到母亲,她用最简单的方式持家,却在举手投足间散发出自然而然的优雅。这种能安顿他人的力量,让苏湘庭相信,诗意与优雅其实是一体两面。就像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手臂虽已残缺,却依旧美得不可思议。那让她明白,优雅从来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如何面对不完美。女性的存在就像樱花,在盛开与飘落之间,留下无法言说的美感。优雅,便是这样一种在孤独中依然盛开的力量。

 

优雅的意象
如果要把“优雅”比喻成一件艺术品,苏湘庭想到了中国的水墨画。留白远多于浓墨,山水淡淡,却有无尽气象。真正的优雅,并不是把一切都描摹清楚,而是在不说的地方,留下余韵与呼吸。它也像一首没有押韵的古诗,看似散漫,却自有节奏;不依赖华丽的词藻,却能在最轻的一笔中,透出深远。另外,她还想到了一尊残缺的雕像,比如断臂的维纳斯。它并不完美,但残缺恰恰成就了它的永恒。优雅正是如此,不在于绝对的完整,而在于面对不完美时,依然保持的从容与安静。

苏湘庭的话语像涓涓流水,带着克制,却饱含力量。她让我们明白,优雅不是虚饰的姿态,而是与时间共处的一种方式。当诗意与优雅相遇,它们就像影子与光,互相映照,互相成全。正如她所言:“优雅,是在孤独中也能盛开的一朵花。”认识苏湘庭已逾十年,我发现她的优雅与气质随着岁月沉淀而愈加深厚。她的谈吐与文字,温柔中自带力量,像一股安静却坚定的力量,悄然感染着身边的人。

 

“真正的优雅,不在于拥有多少华丽,而在于舍弃之后,依然能保有一份安静的美。”

 

 

Read More: 十月专题|时代女性的优雅

 

摄影 Edmund Lee @ Hexa Production Studio
摄影助理 Zane Chang
化妆 Joey Yap
发型 Nicole Ng
艺术指导 Amos Yip
创意指导、造型 Jane Law
文字 Tiffany Tan

关注 @icon.malaysia  ; ICON Magazine Malaysia
登入 Magzter 订阅ICON Malaysia电子版杂志

Tiffany Tan

在时尚、珠宝、腕表、美容与生活的世界里耕耘,她始终相信,美不仅是外在的风景,更是内心的态度。她用文字串联每一刻灵感,织就温度与故事,让每一页都动人。

订阅《风华》电子周报

追读精彩的名人专访,掌握最新时尚趋势,观赏名表与珠宝收藏,走在潮流前端!
Subscribe to ICON newsletter to be updated with exclusive interviews with high profile personalities,latest luxury fashion trends, watch and jewellery collections and more.
Subscribe